“剧场化”,是真的在用心做好类型剧,还是只是为了博眼球的宣传手段?

近日,影视界的一股暗潮涌动,由力作《微暗之火》与《新生》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的热议,不仅让优酷精心布局的白夜剧场成为观众瞩目的焦点,也促使随即推出“微尘”与“大家”两大剧场,紧随其后。此番,不禁让人联想到去年的X剧场、板凳单元及萤火单元的强势登场,预示着视频平台间关于“剧场化”战略的烽烟再起。但这一系列举措背后,观众心中存疑:分类与受众细分的剧场模式,是否真有必要?这究竟是平台策略的创新之举,还是仅仅为了宣传造势的营销手段?

“剧场化”,是真的在用心做好类型剧,还是只是为了博眼球的宣传手段?

追溯视频平台剧场化的演变史,优酷无疑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。2013年,其阳光剧场以台网联动的模式,引领网络首播的潮流,并通过与TVB的战略牵手,独家网播TVB剧集,开启了剧场化的先河。至2015年,随着“放剧场”携手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,推出“双剧场”联动,细分市场策略初露端倪,覆盖男性、家庭、女性等不同受众群体,标志着剧场化布局的进一步深化。

时间的车轮驶入2018年,剧场化特征愈发鲜明,类型剧集群蔚然成风。爱奇艺的奇场与爱场,分别以推理、罪案的硬核悬疑剧,以及青春为核心,凭借《无证之罪》、《最好的我们》等热门作品,成功树立起剧场品牌。而到了2020年,各大视频平台剧场矩阵的构建步入快车道,不仅优酷的宠爱、悬疑剧场等以明确主题划分,更在2024年以白夜剧场接替悬疑剧场,主打“社会化悬疑”,探索深度社会议题与人性光辉。同时,腾讯视频的十分剧场、B站的轻剧场等,皆在探索剧场化的新维度。

在类型剧场深耕细作的同时,去类型化剧场亦崭露头角,试图打破常规界限。爱奇艺的微尘与大家剧场,前者聚焦生活的小确幸,后者则将文学巨匠的作品搬上荧屏,两者都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深邃人文关怀,丰富了剧集市场的生态。腾讯视频的X剧场、板凳单元、萤火单元,则以短剧集群、多样类型和轻议题探索,展现了剧场化模式下内容创新的无限可能。

然而,剧场化运营并非全然利好,亦有其双刃剑效应。一方面,它有效降低了剧集宣传成本,使得广告投放更为精准高效,如迷雾剧场与酒类产品的完美结合,宠爱剧场与星钻会员服务的创新,不仅增强了平台的商业价值,也提升了用户的互动体验。另一方面,剧场内部优质作品衔接不连贯,如迷雾剧场后续作品难以续写前作辉煌,以及去类型化剧场面临的供应不稳定,如腾讯视频X剧场的精品稀缺与类型界定模糊,均考验着平台的内容生产和剧场运营能力。

视频平台的剧场化之路,既是一场关于内容细分与品牌塑造的积极探索,也是对平台内容创新与持续运营能力的严峻挑战。在观众期待与市场竞争的双重驱动下,如何平衡类型化与去类型化剧场的发展,确保内容的连续性和多样性,将是未来剧场化战略能否持续繁荣的关键所在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柠檬电影 » “剧场化”,是真的在用心做好类型剧,还是只是为了博眼球的宣传手段?

赞 (0) 打赏

相关推荐

    暂无内容!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